比利時尿尿小童難擄獲人心 在布魯塞爾窺探全球最大宮廷競技場
有部老電影叫「如果是星期二,那一定是比利時」(If It’s Tuesday, This must be Belgium),這部經典的浪漫喜劇描述的是一群美國觀光客參加歐洲18天走訪9個城市的快閃趣聞,從此有些西方人也習慣用此片名來形容這類走馬看花式的旅遊型態。有趣的是這部片以極短篇幅,描述這團觀光客對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景點感到興趣缺缺隨即快閃離去,但電影卻以比利時為名,我倒覺得這嘲諷式的幽默遠比電影本身讓人印象深刻。知名旅遊網站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也不得不列舉十大理由洗刷比利時曾被評為全球最無聊國家的冤屈,當然其首府布魯塞爾(Brussels) 也不幸免於難地曾被選為全歐最無聊城市。
實在不必要以浮誇的文字去形容布魯塞爾大廣場(Grand Place)的落日有多美,比利時薯條與鬆餅真的令人垂涎欲滴,或嘗試說服排著隊跟尿尿小童拍張照多具有紀念性。但我總認為,布魯塞爾的確是此生必訪的城市;當然是因為歐盟(European Union),但一個到處充斥著歐洲官僚(Eurocrats)的城市有何趣味? 簡單地說,歐盟目前由27個國家與24個官方語言組成;50年代初以法德二大核心成員國為主的6個國家開始發展至今,歐盟國家有共同的立法、行政及司法機構,成員國的公民皆有自由在各成員國內居住與工作權。因此,歐盟在不擁有各成員國的主權下,即以「類國家」的形式存在,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按一)。正因為歐盟相關機構的總部幾乎都設立在布魯塞爾,讓這總人口不到20萬人口的首都(City of Brussels)當中,就有超過4萬人在歐盟機構內掌管約五億人口覆蓋的政經體,這當中當然還不包括來自全球各地包含台灣派駐在歐盟與比利時的使節及外交人員,及國際特派媒體與立案登記數以萬計的遊說團體人員,人數已超過在美國華府,總的來說,這座歐洲內陸的小城市,絕對是全球最大異中求同並且每天上演利益交媾與外交拚搏的競技舞台(按二)。
冬日的午後,走進廣場附近的咖啡館(Salon de thé ),將長大衣脫下掛在門邊衣架後坐下,沒回神吐出一口街邊的冷空氣,耳旁同時傳來約5種語言,他們會是異國互相交換情報的媒體;眉宇深鎖商討攻防的說客;電話上說著上流法語口音詞藻華麗的外交人員;或因鋒芒太健或太難搞所以被酬庸或指派來歐盟的政客,在耳邊旁若無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當你只是一個安靜低調的過客,瞬時將自己置身在Netflix追的歐美宮鬥劇場景中,這難道不是獨特又難忘的奇趣?
關鍵少數 無即是有
以歷史脈絡上,歐盟等相關機構總部之所以設立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因為比利時不但是6個創始國之一,且布魯塞爾地處地緣政治核心,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地位(按三),在許多歐洲人眼中,單純地認為主導歐洲最重要的決策機構位在中間的小國比利時,而非法德二大強權國不導致大權旁落是最理所當然的決定;而布魯塞爾更沒有一個單一的名稱,因要看你說的是哪種語言;所涵蓋的區域範圍也要看你說的語境狀態下認定 (按四)。在某個角度下,小又充滿彈性包容的軟硬體條件,不也成就了它關鍵少數的優勢。
《管子》:「爭天下者,必先爭人」。既然談的是歐洲眾國的共同利益,大小國間犧牲與受益的消長,只有以大局為重的合作,才能獲得這天下的人心。而當前27個主權獨立的成員國家,各自有其發展優勢領域,要不私心保護自身關鍵產業利益,又豈能容易。歐盟的內閣政府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底下的部會首長(Commissioner)產生依各成員國政府指派一名代表負責相應的政策領域,而後經執委會主席提交由高峰會(European Council)與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 通過任命;雖說官方明訂各國依適才適所提名候選人,而歐盟也有公開透明的遊說法規,但檯面下提名前各國所出動的洪荒之力,以確保提出的候選人能掌握對各國自身有利的政策領域,那龐大精彩的競技過程,才是布魯塞爾最生動的漫漫長夜。
2020年的聖誕節前夕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引用了英國文豪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經典對白: 「離別是如此甜蜜的悲傷」(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送給她口中英國的朋友(按五)。一向堅持國家主體與自主貨幣,早已與歐盟貌合神離的英國終究離開了只剩2國(愛爾蘭、馬爾他)官方語言是英文的大家庭。而今終於找回英國主體的榮光也好,一開始就是個意外的錯誤也罷;說穿了歐盟的存在追求的仍是共榮共生的格局,在這大局下本就難彰顯自我,而這無即是有的禪意,就留待歐洲人在競合下日日體會琢磨了。
(按一)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簡稱歐盟,為世界唯一一個國際聯盟組織擁有會員國人民直選組成的議會立法機構(European Parliament) ,因此近似聯邦制國家。除外其主要機構包含歐洲高峰會(European council)歐洲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與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等。詳見http://europa.eu/
(按二)
布魯塞爾,全名布魯塞爾市,為比利時的首都,其行政預算與首都職能包含整個布魯塞爾首都大區,除了歐盟總部及其相關機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簡稱北約NATO)與數千個國際組織與跨國公司總部皆設立於此。詳見City of Brussels – Wikipedia 與Brussel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 Wikipedia
(按三)
1951年,六個歐洲國家包含比利時,盧森堡,荷蘭,法國,義大利和西德其領導人簽署了《巴黎條約》,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為歐洲共同體最早先驅。而身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法德二國,為了和解共榮,以位居中間的比利時為歐洲聯盟首府也具重要意義;布魯塞爾的高速鐵路到達法國巴黎只需1小時20分而到德國科隆只需1小時50分。
(按四)
在不同的語境中布魯塞爾一名可以指涉的是布魯塞爾城(City of Brussels)或布魯塞爾首都大區(Brussels-Capital Region)或布魯塞爾城市圈(Brussels Metropolitan Area)
(按五)
2020年12月24日平安夜前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一場英國脫歐的貿易協訂完成記者會上的談話。